一、授人以漁,事半功倍
俗話說︰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說明凡事都是有方法的,學習文言文也不例外,必須先教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,才能事半功倍。
一是思想上不要怕文言文,克服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,敢於迎難而上。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,是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。那時文字的載體主要是竹簡,古人為了能在其上面記錄更多事情,只好將不重要的字刪減,約定俗成後就形成了如今大家所看到的文言文。因此,文言文是非常簡潔的,又加上年代久遠,人們的很多風俗習慣變化巨大,學習起來當然有些難度。先要從思想上戰勝文言文,正如出自客家的葉劍英元帥所言︰“攻書莫畏難。”
二是教給翻譯文言文的方法。一般文言文以直譯為主,古詩詞以意譯為主。文言文翻譯需做到對譯、保留、刪減、增補、移位。對譯即是按原文順序逐字逐句翻譯,不改變原文詞序,選擇適當的現代漢語詞語來譯即可。保留即是基本詞彙如人名、地名、官名等不用進行翻譯。刪減即是文言文中的某些虛詞,如“夫戰,勇氣也”中的“夫”這些虛詞都不用翻譯。增補即是對句子中省略的部分(多為主語)進行適當的增補,如《桃花源記》中的“見漁人,乃大驚,問所從來,具答之”應增補為“(桃源人)見漁人,乃大驚,問(漁人)所從來,(漁人)具答之”。移位即是古代漢語某些詞序與表達模式與現代漢語不同,要先移前或移後再進行翻譯,如孔子雲“何陋之有”即是“有何陋”。
三是累積文言文詞彙。學習文言文跟學習現代文的方法有很多相通的地方,其一就是累積詞彙,並能熟練地根據句子意思翻譯出文言文詞彙的含義。如“子”是先生的意思,“遺”是贈送的意思,“載”是又的意思等等。學生如若能夠在平時累積文言文詞彙,包括通假字等,學習文言文的難題定能迎刃而解。
二、探究鄉音,切身感受
秦朝以來,中原人為躲避戰亂,一路南下遷徙至梅州山區,與當地土著人建立家庭,並佔主導地位,不斷發展,成為客家一大方言系。因為生活在閉塞的山裡,好些古漢語言至今還儲存下來。平時只要稍加留意,就可以從人們的交談中發現文言文的影子,如叫小孩不要走,這個“走”實際上是古文詞,應翻譯成跑。《木蘭詩》中有一句“阿姊聞妹來”,我們客家人叫姐姐也就是阿姊。這些例子看出我們客家的學生天生有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環境。
客家方言不像國語那樣只有“很”、“極”、“非常”等幾個程度副詞作修飾,而是差不多每個形容詞都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修飾詞。比如“很滑”“很輕”、“很大”、“很黑”、這幾個詞,客家話分別叫做
“挾滑”、“磅因輕”、“天大”、“睹烏”。天大就像天一樣大……這就是文言文中的“名詞用作狀語”的現象啊,原來文言文就在身邊﹗這樣,學生學文言文的興趣就高漲了。
三、以讀為本,理解內涵
古人雲︰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”,“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吟”。這揭示出朗讀是多么重要啊﹗教者必須以讀貫穿始終。國文新課標也要求︰淺易文言文,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。背誦優秀詩文80篇。但讀不是張口空讀,教師要注意如下的方法。
一是教師有必要作為一個引導、示範的角色,明確停頓、語氣、語調、情感,學生在一定的感悟基礎上,才能更好地讀準進而領悟。在學習岑參的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時,對描寫寒冷的詩句讀得低些,對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”這一想像奇特、充滿驚喜之情的句子和“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掣紅旗凍不翻”這一色彩鮮明的、表現雪地美景的句子讀得高昂些,而對於末句“千回路轉不見君,雪上空留馬行處” 讀得低沈些、抒情些,以傳達出作者對朋友的真摯的感情。
二是熟讀精思。蘇軾在教育子侄讀書時說︰“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靜思子自知。”教師要舍得騰出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誦讀,要拋棄在學生對文章還比較生疏的情況下,就進入文章字詞講解環節的做法。教學的整體設計要從讀文出發,用“以文帶言”的模式落實解義。尤其對那些描寫傳神、對話精彩的片段,更要指導學生透過誦讀加深對文意的理解。
四、培養想像,進入意境
課堂上教師應當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,讓他們翱翔在想像所開啟的另一番天空。如馬致遠的《天淨沙・秋思》這篇文章,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思鄉之情,在學內容前我先講解書中的插圖,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,他們便能帶著興趣和好奇心去了解詩句內容。
《小石潭記》中的“青樹翠蔓,蒙絡搖綴,參差披拂”這句話描繪了一幅青蔥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,搖動連結,參差不齊,隨風飄動的畫面,組成一個綠色的網,點綴在小石潭的四周。學生展開這樣的想像,定然會感到心曠神怡,其樂無窮,比起讓學生死記硬背翻譯,這種方法使他們對課文更感興趣。
這樣不僅使學生在學習中培養了學習興趣,還使他們的學與思得以結合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讓知識借助想像力,得到超凡能力的昇華,甚至得到舉一反三、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文章出處:http://bit.ly/1U1IUzk
文章出處:http://bit.ly/1U1IUzk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